大澳鯨魚擱淺死亡 漁護署:大型帆布袋堵塞鯨魚消化系統

大澳周六(1130有一條懷疑是朗氏印太喙鯨誤闖本港水域並擱淺,其後因傷重虛弱過度,延至周日(121凌晨零時終告不治。漁護署昨日下午已將該鯨魚屍體送往漁護署海岸公園石壁管理站進行解剖,初步評估該鯨魚應該屬喙鯨科(Ziphiidae),品種待確認,體長約67米,性別為雄性。

漁護署指,在解剖期間發現鯨魚身上有表面傷痕,消化系統有大型帆布袋。(漁護署 Facebook)
漁護署指,在解剖期間發現鯨魚身上有表面傷痕,消化系統有大型帆布袋。(漁護署 Facebook)
漁護署表示,初步評估該鯨魚應該屬喙鯨科,品種待確認,體長約6至7米,性別為雄性。(漁護署 Facebook)
漁護署表示,初步評估該鯨魚應該屬喙鯨科,品種待確認,體長約6至7米,性別為雄性。(漁護署 Facebook)

漁護署在社交平台Facebook文表示,一般而言,喙鯨居於深水海域,很少進入淺水水域或游近岸邊,香港水域並不是喙鯨的正常生活環境。由於解剖分析仍然進行中,鯨魚的品種詳細資料將稍後公布。

漁護署又指,解剖期間,海洋公園及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獸醫團隊,未有發現鯨魚身上有被螺旋槳傷害或曾受船隻猛烈撞擊的痕跡。但獸醫在鯨魚身上發現有一些表面傷痕,可能因鯨魚曾擱淺於淺水區域而造成。獸醫亦發現在鯨魚的消化系統內有一個大型帆布袋,尺寸約88厘米乘52厘米,但鯨魚最終死因需要進一步分析。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在電台一個節目中表示,根據死亡鯨魚的體型和身體特徵等,暫時估計為罕見的朗氏印太喙鯨,有研究發現喙鯨胃部結構特殊,主胃及連接室的通道細,一旦被異物堵塞,會令鯨魚難以進食,影響很大。

鄭家泰指,該品種鯨魚主要在深水區出沒,在全球被目擊或擱淺的例子都較少,相信是該鯨魚可能不太熟悉近岸環境,又或者身體出問題,期間誤闖淺水區,導致身體表面有傷痕。

鄭家泰又估計,該鯨魚因誤食帆布袋等異物,導致難以再進食,慢慢出現營養不良,繼而身體虛弱,而誤入香港水域並擱淺。他又指,日本亦發生兩次鯨魚擱淺,牠們的體內都發現大型帆布袋。

最新文章